| 完全不符合 | 有些不符合 | 有些符合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 |
| 1.在读语言简单的游记时,能理解景物特征。 | |||||
| 2.在读语言简单的散文时,能辨识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 |||||
| 3.在读语言简单的描述文化习俗的短文时,能理解文化习俗的主要特点。 | |||||
| 4.在读语言尚单的景点介绍类短文时,能提取景点的主要信息。 | |||||
| 5.在读语言简单的描写景物的短文时,能提取其细节信息。 | |||||
| 6.在读语言较简单的社会生活类文章,如旅游见闻等时,能提取时间、人物、地点等信息。 | |||||
| 7.在读语言较简单的故事时,能提取表达人物情感和态度的信息。 | |||||
| 8.在读语言较简单的人物轶事时,能概括出人物特点。 | |||||
| 9.在读语言和情节较简单的历史故事时,能概括故事发展脉络。 | |||||
| 10.在读语言较简单的有关日常生活的短文时,能理解作者隐含的观点和态度。 | |||||
| 11.在读语言较简单的政事时,能提取表达人物情感和态度的信息。 | |||||
| 12.在读语言和情节简单的人物传记时,能理解主要内容。 | |||||
| 13.在读语言简单的有关社会生活的记叙文时,能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 |||||
| 14.在读语言简单的小说节选时,能区分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 | |||||
| 15.在读语言简单的人物轶事时,能推测文中隐含的信息。 | |||||
| 16.在读语言简单的历史政事时,能提炼故事梗概。 | |||||
| 17.在读语言简单的人物故事时,能分析正面和反面人物。 | |||||
| 18.在读简写版的人物传记时,能找出人物生平中的大事件。 | |||||
| 19.在读语言简单的寓言故事时,能理解其寓意。 | |||||
| 20.在读有关社会生活的故事时,能提取段落的主要信息。 | |||||
| 21.在读有关日常生活的书面对话时,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 |||||
| 22.在读简单的科普类短文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 | |||||
| 23.在读简单的中外文化类说明性短文时,能概括主要内容。 | |||||
| 24.在读简单的数据表格类材料时,能理解数据所传递的信息。 | |||||
| 25.在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告、招贴、广告时,能理解其大意。 | |||||
| 26.在读语言较复杂的有关热点话题的新闻报道时,能提取关键信息。 | |||||
| 27.在读常见的应用文,如通知或告示时,能提取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 | |||||
| 28.在读语言简单的有关热点话题的简短新闻时,能提取关键信息。 | |||||
| 29.在读语言简单的科普类短文时,能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 | |||||
| 30.在读语言简单的文化类说明性短文时,能概括其主要内容 | |||||
| 31.在读简单的流程图时,能理解各流程间的关系。 | |||||
| 32.在读语言简单的操作指南时,能理解各步骤的内容。 | |||||
| 33.在读语言简单的有关技术规范的指示性材料时,能概括内容要点。 | |||||
| 34.在读简单的有关热点话题的简短议论文时,能找到体现作者观点的关键词。 | |||||
| 35.在读话题简单的涉及社会现象的简短议论文时,能分析作者观点。 | |||||
| 36.在读语言简单、涉及热点话题的议论文时,能评价论点与论据的一致性。 | |||||
| 37.在读简单的社会热点类的短篇议论文时,能区别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 | |||||
| 38.在读语言简单的演讲稿时,能识别事实和观点。 | |||||
| 39.在读语言简单的哲理性议论文时,能理解其主题思想。 | |||||
| 40.在读有关社会生活的简短议论文时,能理解其主旨大意。 | |||||
| 41.在读有关日常生活的信件时,能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 | |||||
| 42.在读语言简单的信件时,能评价其语言的得体性。 | |||||
| 43.在读商务信函时,能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 | |||||
| 44.在读正式的邀请函时,能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 | |||||
| 45.在读有关日常生活的简短对话时,能推测说话人的意图。 | |||||
| 46.在读有关社会现象的简短书信时,能理解作者的观点。 | |||||
| 47.在读简短的通知或告示时,能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 |||||
| 48.在读日常生活的便条。通知时,能理解其主要信息。 | 
2题 | 被引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