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1、请在进入答题前,确保设备性能和系统条件符合线上考试要求2、做题中请勿使用F功能键或查看源代码,如使用系统会记录下来3、诚信考试,请勿上网搜索答案,与其他考生交流,求助外援等4、做题中途遇到问题被退出,在有效期内仍可进入再次进行答题

Q1:姓名

填空1

Q2:班级(21级xx专业xx班)

填空1

Q3:1.病理生理学研究重点是疾病过程中的

A.形态结构改变
B.功能代谢改变
C.症状体征改变
D.生命体征改变
E.神经、内分泌改变

Q4:2.临床病理学的常用检查方法是

A.活体组织检查
B.细胞学检查
C.尸体解剖检查
D.动物实验
E.电镜检查

Q5:3.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促使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所有因素
E.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特异性特定因素

Q6:4.引起疾病最常见的因素

A.生物因素
B.理化因素
C.营养因素
D.遗传因素
E.精神因素

Q7:5.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适应性改变

A.萎缩
B.增生
C.化生
D.变性
E.肥大

Q8:6.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

A.核分裂
B.细胞核异
C.细胞水肿
D.细胞核溶解
E.细胞质脂质增多

Q9:7.一种已分化成熟组织取代另外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

A.萎缩
B.肥大
C.增生
D.变性
E.化生

Q10:8.结核病时组织发生

A.液化性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干酪样坏死
E.干性坏疽

Q11:9.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

A.肺
B.脑
C.肝
D.肾
E.脾

Q12:10.肉芽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A.新生毛细血管、纤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炎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Q13:11.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相互聚集形成的固体质块是

A.血栓
B.栓塞
C.淤血
D.栓子
E.凝血

Q14:12.临床护理中的热敷主要是使组织

A.动脉性充血
B.静脉性充血
C.局部保温
D.减少产热
E.减少散热

Q15:13.左心衰竭可导致

A.腹水
B.肝淤血
C.脾淤血
D.肺淤血
E.下肢水肿

Q16:14.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

A.气体栓塞
B.血栓栓塞
C.羊水栓塞
D.脂肪栓塞
E.瘤细胞栓塞

Q17:15.栓子是

A.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血栓
B.循环血液内脱落的菌落
C.循环血液内不溶于血液的异物
D.循环血液内脂肪和空气
E.以上都不是

Q18:16.梗死灶的形状决定于

A.该器官的血管分布
B.坏死灶的大小
C.坏死的类型
D.梗死灶内的血液含量
E.梗死的类型

Q19:17.引起炎症常见原因是

A.营养因素
B.遗传因素
C.生物性因素
D.环境因素
E.先天性因素

Q20:18.炎性变质是指

A.变性
B.坏死
C.变性和坏死
D.坏疽
E.凋亡

Q21:19.参与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细胞为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Q22:20.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是

A.变质、渗出和增生
B.坏死、渗出和增生
C.变性、渗出和增生
D.变质、水肿和增生
E.变性、坏死和增生

Q23:21.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B.变质、渗出、增生
C.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D.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E.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

Q24:22.血液中查到细菌,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且许多器官出现小脓肿,应诊断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恶病质
E.脓毒败血症

Q25:23.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性炎

A.浆液性炎
B.纤维蛋白性炎
C.化脓性炎
D.出血性炎
E.肉芽肿性炎

Q26:24.下列肺部炎症中哪种属于纤维蛋白性炎

A.肺结核
B.病毒性肺炎
C.大叶性肺炎
D.小叶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Q27:25.脓细胞是指变性、坏死的

A.淋巴细胞
B.浆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粒细胞
E.单核-吞噬细胞

Q28:26.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

A.肿瘤体积的大小
B.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C.肿瘤的生长速度
D.肿瘤异型性
E.肿瘤的发生部位

Q29:27.下列哪项属于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

A.瘤细胞失去正常的层次与排列
B.核大,大小不等,核畸形
C.病理性核分裂象
D.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染色深
E.核挤向一侧,核分裂象多见

Q30:28.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是

A.膨胀性生长
B.外生性生长
C.浸润性生长
D.浸润性生长和外生性长
E.膨胀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

Q31:29.良性与恶性肿瘤判定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生长方式
B.生长速度
C.肿瘤的异型性
D.对机体的影响
E.出血和坏死

Q32:30.良性与恶性肿瘤判定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生长方式
B.生长速度
C.肿瘤的异型性
D.对机体影响
E.出血和坏死

Q33:31.肿瘤的发生与EB病毒关系密切的是

A.胃癌
B.大肠癌
C.鼻咽癌
D.肝癌
E.肺癌

Q34:32.肿瘤性增生与炎症性增生的根本区别在于

A.形成肿块
B.细胞增殖活跃
C.生长速度快
D.细胞分化不成熟
E.有核分裂象

Q35:33.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

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
B.组织来源不同
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
D.转移的途径不同
E.发生的年龄不同

Q36:34.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最正确的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
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
C.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
D.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
E.是临床上最常见疾病

Q37:35.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脊髓

Q38:36.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下降
C.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恒定
D.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Q39:37. 高热骤退时,患者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抽搐
C.烦躁不安
D.大量出汗致虚脱
E.神智不清

Q40:38.槟榔肝是由( )引起的

A.肝脂变性
B.肝水样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E.脂肪肝

Q41:39.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Q42:40.低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B.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增加
C.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D.细胞内液增多,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E.细胞内外液不变

Q43:41.酷暑劳动只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Q44:42..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A.动脉血压降低
B.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下降
C.外周阻力升高
D.心输出量降低
E.外周阻力降低

Q45:43.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A.少灌少流
B.多灌少流
C.不灌不流
D.少灌多流
E.多灌多流

Q46:4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右冠状动脉主干
C.左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E.左右冠状动脉

Q47:45.高血压病的脑出血常发生于

A.蛛网膜下腔
B.大脑皮质
C.基底节、内囊
D.小脑
E.锥体外系

Q48:46.高血压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

A.左心房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右心房肥大
D.右心室肥大
E.左心向心性肥大

Q49:47.患者,30岁,受寒后出现咳嗽,咳铁锈色痰,X线见右肺呈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可初步诊断

A.小叶性肺炎
B.大叶性肺炎
C.病毒性肺炎
D.支原体肺炎
E.肺结核

Q50:48.哪些是大叶性肺炎的好发人群

A.婴幼儿
B.老人
C.青壮年
D.小儿
E.体弱者

Q51:49.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胃贲门部
B.胃体部
C.胃幽门小弯侧
D.十二指肠球部
E.十二指肠下段

Q52:50.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粘连
B.出血
C.癌变
D.穿孔
E.幽门梗阻
问卷网
《病理学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关于
1年前
更新
2
频次
53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