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提升部分(多选题)
:第1题 某社区卫生中心对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一直建档居民的年龄范围在18岁以上,但某一份健康档案中的年龄却出现了15岁;某一份健康档案中所记录的心律为1000次/分,某一份健康档案中记录的性别为男性,但在疾病中记录有子宫肌瘤。
Q1:1.信息录入针对录入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包括( )。
A.熟悉数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B.逻辑查错的设置要求
C.数据文件的保存
D.健康档案变量编码
E.熟悉数据结构
F.缺失值的编码要求
Q2:2.信息清理的正确方法包括( )。
A.人工目测检查数据文件中的记录是否存在相同的格式
B.在计算机上通过反证发的程序,找出特定问题是否才逻辑上的和合理性
C.人工目测检查数据文件中的记录是否存在缺失数据
D.通过双人平行双录入法,当出现两份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时,以第一录入员结果为准
E.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阶段,确定每一个变量特定范围编码
F.在数据程序设计阶段,设定逻辑检错命令
Q3:3.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保存的要求包括( )。
A.指定专职人员管理健康档案
B.录入完成健康档案后,将数据文件双备份
C.放置健康档案时按编码摆放、建立目录卡
D.要采取保密措施
E.计算机录入后的数据库文件及时存档
F.纸质档案存放要安排一定的空间和保管设施中
Q4:4.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降低信息录入错误率,培训了两名录入员,并要求两名录入员进行“双人独立录入”法录入8000份问卷数据。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A.一人逐一朗读生活方式问卷给另一人,另一人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数据库,录入8000名高血压患者生活问卷
B.一人逐一检查生活方式问卷,另一人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数据库录入8000名患者的数据库
C.两人采用不同的数据分别独立录入同一份生活方式问卷,得到两个4000名患者数据库
D.一人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数据库录入8000名患者生活方式问卷,另一人将得到的数据与原始问卷进行核查
E.两人采用相同的数据库分别独立录入同一份问卷,得到两个8000名患者的数据库
F.两人采用相同的数据库分别独立录入4000名患者问卷,然后合并一个8000名患者的数据库
Q5:5.识别不合逻辑的信息方法包括( )。
A.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的变量进行逻辑设计
B.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将年龄范围设置为≥18岁
C.直接审阅每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表
D.在数据录入完成后,找出所有患子宫肌瘤的记录,然后将性别变量进行排序,找出性别为女性者
E.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将年龄变量按升序排序,查询出<18岁
F.将心率变量设定合理的数值范围
G.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如果为男性,将疾病史为子宫肌瘤的情况自动跳转
Q6:6.为了及时地将结果按照规定的格式反馈给居民。适合的信息传递方式有( )。
A.托人捎信
B.通知居民到社区卫生中心,以面对面的方式将结果告诉居民
C.用电子邮件将电子版结果发给居民,并详细说明需要进行复查的内容
D.将打印的结果邮寄或传递给居民,需要对某些特殊问题作出解释
E.通知居民到社区卫生中心,除了口头讲解外,同时打印一份结果交给居民
F.电话通知居民,详细地解释一些结果,并将打印好的结果邮寄(含电子邮件)一份给居民
:第2题 严先生,男,29岁,公司职员。体检数据显示:身高172cm,体重90kg。血压120/82mmHg,肝功能:ALT 236U/L,总胆固醇6.15mmo1/L,甘油三脂3.04mmo1/L,低密度脂蛋白3.9mmo1/L,空腹血糖7.9mmo1/L,血尿酸479µmol/L。腹部彩超提示:中度脂肪肝。
Q7:1.严先生的健康风险因素包括( )。
A.重度肥胖
B.高血糖
C 高血脂
D.高尿酸
E.脂肪肝
F.血压
Q8:2.肥胖的干预侧重于生活方式管理,以下干预原则正确的是( )。
A.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膳食
B.同时防止肥胖相关疾病
C.减重需要快速,才有效果
D.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肥胖,包括膳食、运动等
E.积极运动可增加基础代谢,防止体重反弹
F.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终身坚持
Q9:3.经计算,严先生BMI为30.4kg/m2,根据体质数分类,其属于( )。
A.极重度肥胖
B.正常体重
C.低体重
D.重度肥胖
E.超重
F.肥胖
Q10:4.如果进一步收集严先生的健康危险因素资料,可采用的收集方法包括( )。
A.体格检查
B.膳食问卷调查
C.体力活动问卷调查
D.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E.家族史、个人史问卷调查
F.实验室检查
Q11:5.经评估,严先生的健康年龄要远远大于29岁,其中关于健康年龄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年龄是指具有相同评估结果的男性或女性人群的平均年龄
B.如果某人的危险度高于同年龄人同性别人群的平均危险度,则他的健康年龄大于其自然年龄
C.与自然年龄一样,健康年龄总是不断增长的
D.健康年龄被评估的危险度是与人群的平均危险度相比较而得到的结果
E.一个人的健康年龄是不变的
F.如果某人的危险度高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平均危险度,则他的健康年龄小于其自然年龄
Q12:6.严先生不可改变的健康危险因数包括( )
A.年龄
B.家族史
C.饮酒
D.吸烟
E.饮食习惯
F.饮水习惯
:第3题 赵先生,50 岁,身高170cm,一年前体检结果:体重72kg,血压135/80mmo1/L,TG 2.69mmo1/L, 空腹血糖5.9mmo1/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9.5mmo1/L。赵先生平时不爱运动,喜爱肉食,嗜好烟酒,其父亲有高血压病,母亲有糖尿病。目前体检结果,体重75kg,血压145/95mmHg,TG 3.5mmo1/L,空腹血糖7.8mmo1/L,餐后两小时血糖12.8mmo1/L。
Q13:1.赵先生吸烟成瘾的形成过程包括( )。
A.诱导阶段
B.加强阶段
C.巩固阶段
D.形成阶段
E.戒断阶段
F.衰竭阶段
Q14:2.赵先生一年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
A.糖尿病家族史
B.年龄大于40岁
C.餐后血糖升高
D.肥胖
E.空腹血糖受损
F.甘油三酯升高
G.超重
Q15:3.对赵先生进行体力活动指导时,体力活动干预的原则包括( )。
A.收集相关运动信息
B.注意运动进度
C.运动训练前的常规体格检查
D.运动内容的选择
E.运动量的选择
F.意外情况的处理
G.用仪器测量心率
Q16:4.对赵先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建议发放的资料包括( )。
A.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传单
B.防治糖尿病的手机信息
C.糖尿病DVD影像资料
D.糖尿病运动指南小册子
E.糖尿病膳食指南知识折页
F.预防糖尿病招贴和标语
Q17:5.针对赵先生的膳食指导内容包括( )。
A.奶类豆类天天有
B.吃动平衡,控制体重
C.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D.常吃鱼禽,蛋类和瘦肉适量
E.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F.进餐定时定量,注意进餐顺序
G.饮食清淡,足量饮水
H.严格控制主食
I.多吃水果
Q18:6.赵先生体重超重,对此应采取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
A.加强运动
B.降低体重20%以上
C.减少每天静坐时间
D.戒烟限酒
E.维持体重不增加
F.合理膳食,控制总能量
:第4题 某电力公司有职工500人,男性450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36岁,职工工作节奏快、昼夜轮班、体力活动少,1/3职工常常失眠,男性吸烟率80%。近一月有职工在岗位猝死。公司立即组织对全员体检,发现高血压检出率38%。为改善职工健康,公司决定开展以控制血压为主要目标的健康管理工作。
Q19:1.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包括指标有( )。
A.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
B.高血压患者治疗达标率
C.高血压治疗率
D.戒烟、增加体力活动的职工比例
E.全员预防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
F.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
Q20:2.为调查高血压的主要原因,需要设定问卷或访谈的内容不包括( )。
A.既往体检血压情况
B.配偶是否有高血压
C.体力活动如何
D.是否吸烟
E.是否经常失眠
F.口味是否重
Q21:3.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内容包括( )。
A.不吸烟
B.控制体重
C.缓解精神压力
D.增加身体活动
E.减少钠盐的摄入
F.限制饮酒
Q22:4.为了解全体职工血压水平,培训大家自测血压,以下培训内容错误的是( )。
A.连续测量血压7天
B.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mmHg
C.推荐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D.去掉前后两天的血压值,仅计算5天的血压平均值
E.早晨、晚上各一次
F.自测血压可以排除白大褂高血压
Q23:5.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界定内容包括( )。
A.紧张焦虑
B.长期大量饮酒
C.收缩压120~130mmHg 和(或)舒张压 80~90mmHg
D.肥胖
E.长期高盐饮食
F.有高血压家族史
Q24:6.为了开展血压管理,需要进行血压分组,合理的分组是( )。
A.分为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三组
B.分为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三组
C.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
D.分为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三级高血压三组
E.分为低血压、正常血压、高血压三组
F.分为低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再分三级
:第5题 兰女士,50岁,三年前在单位例行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增高,后在医院诊断为糖尿病, 已经接受药物治疗三年。目前退休在家,除了操持家务,几乎没有体育锻炼,喜欢吃烟熏油炸食物,口味较重。不嗜烟酒,每日睡眠较差,只能睡 3~4小时。
Q25:1.兰女士作为糖尿病患者,应该对其进行重点管理的内容是( )。
A.建议吃素
B.药物治疗
C.适量运动
D.健康教育
E.戒烟限酒
F.饮食管理
G.血糖监测
Q26:2.兰女士适合居家环境下实施的非药物干预内容包括( )。
A.多吃蔬菜,不吃主食
B.食物多样,总量控制
C.调整心态平衡
D.体重管理
E.进行睡眠管理
F.适量运动
G.少油少盐
Q27:3.假设兰女士的体质指数为 28.5kg/m2,腰围为 81cm,则其分类为( )。
A.肥胖
B.腹型肥胖
C.单纯性肥胖
D.体重正常
E.过度肥胖
F.超重
Q28:4.适合兰女士的运动方式是( )。
A.举小哑铃
B.跳舞
C.步行
D.早起空腹慢跑
E.骑自行车
F.经常游泳
G.打篮球
Q29:5.在随访兰女士时,应掌握的反馈技巧是( )。
A.态度鲜明地支持对方的正确观点
B.恰当利用体语
C.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流
D.不懂的知识性问题可以模糊应答
E.勇敢果断回答敏感问题
F.运用模糊性反馈技巧
Q30:6.兰女士应经常监测的临床指标包括( )。
A.尿微量白蛋白
B.血压
C.心电图
D.体重指数
E.糖化血红蛋白
F.血脂
G.血糖
:第 6 题 吴女士,50 岁,25 年吸烟史,本人无糖尿病,血压 150/90mmHg,体重指数 25kg/㎡, 总胆固醇 5.46mmo1/L,用冠心病和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方法对吴女士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吴女士的缺血性心血管的患病风险是 7.6%,比一般人群高 2.8 倍,应建议尽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的风险,请根据吴女士情况回答问题。
Q31:1.不属于常用的个人健康风险识别方法的是( )。
A.健康体检
B.健康教育
C.健康咨询
D.健康调查
E.健康问卷
F.健康评估
Q32:2.结合本案例,请列出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块( )。
A.跟踪指导
B.健康咨询
C.定期回访
D.健康评估结果报告
E.健康信息采集(问卷、体检)
F.危险度计算
Q33:3.经计算,吴女士通过全面健康管理,她的患病风险减少了5%,请问吴女士的理想危险度是( )。
A.5%
B.5.6%
C.2.6%
D.1.6%
E.7.6%
F.1%
Q34:4.吴女士当前的缺血性心血管的患病风险比一般人群高 2.8 倍,描述正确的是( )。
A.吴女士的不可改变危险因素不包括糖尿病家族史
B.吴女士的健康风险主要是来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C.吴女士的健康风险分值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D.吴女士需要进行健康管理来降低风险
E.吴女士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超重等
F.吴女士的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等
Q35:5.对于吴女士的高血压非药物冶疗的是( )。
A.限制饮酒和戒酒
B.戒烟
C.健康饮食
D.管理体重
E.高血压健康教育
F.增加身体活动
G.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Q36:6.高血压的干预原则是( )。
A.及时性
B.统一化
C.综合性
D.标准化
E.连续性
F.参与性
:第 7 题 某健康管理师对辖区内人群的肥胖进行健康管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Q37:1.有关收集居民健康信息基本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式调查前向居民说明调查的意义
B.按照问卷项目说明正确填写
C.收集信息前接受调查员培训
D.调查结束时让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
E.完成问卷调查后及时核查
F.收集前熟悉所要使用的健康信息记录表的每项内容
G.结束访谈后,调查员要签名
Q38: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较为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 )。
A.腰围
B.皮褶厚度
C.身高组别体重
D.体脂成分百分比含量
E.体质指数
F.胸围
Q39:3.经测量,约 20%的男性体质指数≥30.0kg/m2,则其分类为( )。
A.过度肥胖
B.体重过低
C.腹型肥胖
D.体重正常
E.肥胖
F.超重
Q40:4.下列关于腰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身体总脂肪密切相关
B.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C.腰围增大,则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D.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E.与腹部脂肪密切相关
F.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的影响
Q41:5.辖区内李先生的体质指数为 25.5kg/m2,腰围为 84cm,则其分类为( )。
A. BMI 分类为正常;腰围正常
B. BMI 分类为肥胖;腰围增加
C. BMI 分类为超重;腰围增加
D. BMI 分类为肥胖;腰围正常
E. BMI 分类为正常;腰围增加
F. BMI 分类为超重;腰围正常
Q42:6.对辖区内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其中属于人际传播的是( )。
A.张贴健身操海报
B.在企业厂区内播放运动视频
C.抗阻力训练运动经验介绍
D.员工互相介绍运动经验
E.播放健身操DVD
F.健身教练讲课
:第 8题 某城市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发现辖区常住人口中:①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8%, 控制率32%, 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男性吸烟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最差。②糖尿病患病率8.5%, 控制率55%, 糖尿病患者的冶疗依从性较好,但是饮食和运动情况较差。③社区居民在饮食上普遍偏咸偏油。根据以上情况在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Q43:1.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应该包括( )。
A.限量饮酒
B.戒烟
C.遵医嘱服药
D.多吃蔬菜
E.少盐
F.少油
Q44:2.所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提出了“经过半年的干预,辖区患者的遵医嘱服药率达到80%”,这个目标属于( )。
A.认知目标
B.政策目标
C.行为目标
D.总目标
E.阶段目标
F.健康目标
Q45:3.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过程中,观察了患者参与教育活动的出勤情况,这属于( )。
A.总结评价
B.过程评价
C.结局评价
D.效果评价
E.效应评价
F.形成评价
Q46:4.希望通过干预活动帮助患者打消对服药副作用的顾虑和找到解决办法,最适宜的方式是( )。
A.发放小折页
B.张贴宣传画
C.同伴教育
D.发放小册子
E.发放药盒
F.播放宣传片
Q47: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运动指导,需要参考的内容是( )。
A.常规体格检查结果
B.糖尿病并发症
C.饮食习惯
D.个人兴趣
E.运动场所和设施
F.运动史
Q48:6.关于高血压管理的效果指标描述正确的是( )。
A.规范冶疗百分比=(每年在社区接受冶疗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当年社区中全部高血压患者人数)X100%
B.社区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发生率=(某年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某年社区高血压患者总人数)X100%
C.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脑卒中发生率=(某年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中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某年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总人数)X100%
D.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心肌梗死发生率=(某年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数)/(某年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总人数)X100%
E.首诊测压检出率=(某年社区首诊测压检出的新发高血压患者数)/(某年社区首诊测压总人数)X100%
F.社区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被调查中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数)/(社区中被调查的总人数)X100%
:第 9题 某市周边的一个乡村,因近年来城镇化加速,生活方式变化较大,超重肥胖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村委会和村医务室决心对村民进行健康管理,以防冶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等健康问题。
Q49:1.医务人员开展了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查,下列属于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是( )。
A.舒张压为80-89mmHg者
B.长期高盐膳食者
C.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D.每日饮酒50ml 者
E.收缩压为120-139mmHg者
F.超重和肥胖者
Q50:2.村民张某,多次检测血压水平均在收缩压140~150mmHg , 舒张压80~85mmHg ,则他的血压诊断是( )。
A.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B.临界高血压
C.高血压2级
D.正常血压
E.高血压
F.高血压1级
Q51:3.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哪些( )。
A.吸烟
B.肥胖
C.糖尿病
D.摄入钠盐过多
E.家族遗传因素
Q52:4. 针对村民中的肥胖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时,应该关注的高危因素是( )。
A.单身职工
B.不爱运动
C.脂肪肝患者
D.喜欢吃辣椒
E.有肥胖家族史
F.膳食不均衡
Q53:5. 评估个体肥胖的干预效果,应采用的评估内容有( )。
A.找到合适的减肥方法
B.维持减肥效果
C.短期的减肥效果
D.帮助管理对象认清肥胖原因
E.严格节食
F.列出可以减肥的方法
G.中长期减肥效果
Q54:6.如果对全体村民进行健康教育,应该提供的知识点是( )。
A.早中晚三餐能量摄入比例为30%、40%、30%
B.自助餐是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的进餐方式
C.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就能控制体重
D.肥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
E.肥胖是一种慢性病
F.常吃夜宵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第 10题 某健康管理机构100多名受检者的健康档案进行电子信息化处理。提示:已知受检者的年龄范围在25-65岁,但在一份健康档案中的年龄却出现了13岁;某一份健康档案记录的性别为女性,但在疾病史中却记录有前列腺疾病;有一份健康档案中所记录的心率为1200 次/分。
Q55:1.识别上述不合逻辑的信息方法包括( )。
A.在数据录入完成后,将年龄变量按升序排序,找出<25岁或者>65岁者
B.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对相应的变量进行逻辑设计
C.在数据录入完成后,找出所有患前列腺疾病的记录,然后将性别变量进行排序,找出性别为女性者
D.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将年龄范围设置为≧25岁,且<66岁
E.在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结构时,如果为女性,将疾病史为前列腺疾病的情况自动跳转
F.直接审阅每一份健康档案记录表
Q56:2.信息录入前,对录入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包括( )。
A.健康档案变量编码
B.数据库文件的保存
C.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法
D.缺失值的编码要求
E.熟悉数据库结构
F.逻辑查错的设置要求
Q57:3.信息清理的正确方法包括( )。
A.通过双份录入法,当出现两份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时,以第二个录入员的录入结果为准
B.在计算机上通过反证的程序,找出特定问题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合理性
C.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阶段,确定每一个变量特定范围编码
D.目测检查数据文件中的记录是否存在空白数据
E.目测检查数据文件中的记录是否存在相同的格式
F.采用双份录入法,打印出不一致的部分,并与原始表格的内容对照并修改后,修改后再校对,直至两份录入的数据完全相同
Q58:4.这些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好的是( )。
A.通知受检者到健康管理中心,除了口头讲解外,同时打印一份结果交给受检者
B.用电子邮件将电子版结果发送给受检者,并详细说明需要进行复查的内容
C.通知受检者到健康管理中心,以面对面的方式将结果告诉受检者
D.短信通知受检者,适合重要信息的传递
E.将打印的结果邮寄给受检者:需要对某些特殊问题作出解释
F.电话通知受检者
Q59:5.100 名受检者的健康档案信息的保存要求包括( )。
A.计算机录入后的数据库文件及时存档
B.录入完成100份健康档案后,将数据库文件保存在一台计算机的两个文件夹内,即为双备份
C.放置健康档案时按编码摆放、建立目录卡
D.纸质档案存放要安排一定的空间和购置档案保管设施设备
E.指定专职人员管理健康档案
F.健康档案的保存原则是保证信息的完整、安全、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