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测试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0
频次
33
题目数
分享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姓名
Q2:手机
Q3:单位(请填写单位全称如:第一分公司、轨道交通建设公司)
Q4: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含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其中LEC中“C”代表的含义为( )。
Q5:企业选择使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进行划分,并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其对应的风险等级为( )。
Q6:建筑施工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进行风险评价时,其中当D=L*E*C=180时,应判定为( )风险。
Q7: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应由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按程序评审,并由( )审定后发布。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及时更新清单内容。
Q8:企业和工程项目在对存在各类风险点开展危险源辨识过程中,下列哪一项辨识方法主要适用于作业活动中的危害因素辨识( )。
Q9:企业和工程项目在对存在各类风险点开展危险源辨识过程中,下列哪一项辨识方法主要适用于设备设施中的危害因素辨识( )。
Q10:( )风险,是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制,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暂停作业。
Q11:对作业活动类风险评价方法宜选用( )。
Q12:根据风险点的划分下列属于设备设施风险点的是( )。
Q13:某工程的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经辨识评价,评价等级为Ⅱ级,根据实施细则要求,该风险点负责管控的人员为( )。
Q14:在电梯施工前,电梯井道内应每隔( )层且不大于()m加设一道安全平网,安装和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
Q15:安全带及其使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带》(GB6095)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安全绳有效长度不应大于( )m,有两根安全绳的安全带,单根绳的有效长度不应大于()m。
Q16:外墙面等处落地的竖向洞口、窗台高度低于( )mm的窗洞及框架结构在浇筑完混凝土未砌筑墙体时的洞口,应设置防护栏杆。
Q17:各种垂直运输设备的停层平台除两侧应按临边作业要求设防护栏杆、挡脚板、安全立网外,平台口还应设置高度不低于( )m的楼层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和连锁保护装置。
Q18: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 )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mm,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Q19:企业应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其风险等级。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
Q20:以下情形可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的是( )。
Q21: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进行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层级应分为( )。
Q22:当遇到以下哪些天气和时间段时,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以及脚手架上的施工作业( )。
Q23:洞口作业场所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Q24: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Q2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Q26: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Q27: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但不需要局部停产停工停业的隐患。
Q28:根据风险点的划分,塔式起重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安拆属于设备设施风险点。
Q29: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以及悬挑式操作平台调运或安装时,平台上不得站人。
Q30:上下模板支撑架应设置专用攀登通道,也可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但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Q31:在坠落基准面2m及以上高处绑扎柱钢筋和临边浇筑高度2m及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均应搭设操作平台。
Q32:各种垂直运输设备的停层平台应设置楼层防护门,并应设置防外开装置和连锁保护装置。停层平台应满铺脚手板并固定牢固。
Q33:当在高处外墙安装门窗且无外脚手架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可挂在临时固定窗框上。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
师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