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测试题
关于
1年前
更新
2
频次
26
题目数
分享
乡村振兴相关知识测试
Q1:“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出现临时未保障到位的情形,是否不管人均纯收入情况,都必须识别为监测对象?
Q2:对整户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后,能否消除风险?
Q3:风险消除时,多长时间算收入持续稳定?
Q4:监测对象是否只限定农村户籍?
Q5:监测对象与农村低保对象的区别是
Q6: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是否需要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范围?
Q7:家庭成员中个别人口为城镇户籍或集体户籍,能否识别为监测对象?
Q8: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后,又出现新的返贫致贫风险该如何处理?
Q9:对突发返贫致贫风险的能否先帮扶后纳入监测?
Q10:易返贫致贫人口与监测对象的区别
Q11: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包括几类?
Q12:符合下面情形的农户,按照规定程序可纳入监测范围*
Q13:监测对象的风险消除包含哪些程序?*
Q14:监测对象排查方式有哪些?*
Q15: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的条件有哪些?*
Q16:“体外循环”是指虽然发现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但未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也未将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而仅是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外,给予一定帮扶措施。
Q17:“应纳未纳”是指由于工作疏忽或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未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进行帮扶,也未将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Q18: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要持续监测帮扶,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不再帮扶,但有的政策可以延续。
Q19:对整户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落实兜底保障措施后,可判定为消除风险
Q20:监测对象标注风险消除后,不再按“监测对象”进行帮扶,但要在常态化监测预警排查中持续关注,需要延续的政策主要是存在一定“时间周期”的帮扶措施,如小额信贷帮扶应持续至合同到期,公益岗位应持续到岗位协议到期,教育帮扶和雨露计划应持续到完成当前学段等。
Q21:监测对象是以家庭为单位,涉及所有农村人口,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家庭。
Q22:农村低保人员一定要纳入监测对象
Q23:收入核算周期以监测对象识别纳入或风险消除标注的上年度当月初为始点,以识别纳入或风险消除的上月底为终点,按12个月计算家庭收入
Q24:监测对象中的脱贫人口,即使消除了返贫风险,也要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可以享受脱贫人口的相关帮扶政策。相关政策明确规定要延续的,也要持续落实。
Q25:在监测对象收入计算中,农村基本养老金不应该计入
Q26:姓名
联系我们
问卷网公众号
师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