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作业指导标准测试

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Q1:姓名

填空1

Q2:所属车间

填空1

Q3:手机

填空1

Q4:清洗更换刮墨刀时操作工应( )

A.佩戴手套
B.佩戴口罩
C.佩戴耳塞
D.使用工具

Q5:使用( )内六角松开刮墨刀螺丝,取出刮墨刀刀片,清洗刮墨刀刀条及刀架。

A.5号
B.6号
C.7号
D.8号

Q6:刀条( )清洗应干净整洁,不能出现残墨、干墨。

A.正面
B.背面
C.侧面
D.正背面

Q7:刮墨刀片安装时,取出使用的刮墨刀片,刀片截取长度按压刀条长度两端均伸出( )截取,检查刀片刀口位置是否残缺。

A.4mm
B.5mm
C.6mm
D.7mm

Q8:松开左右两边加( ),把压紧手柄打开,使刮墨刀刀架装刀口面上下压板分开呈待装状态。

A.固镙钉
B.螺丝
C.卡槽
D.挡板

Q9:刮墨刀片和背刀贴合无间隙,使刀锋平整;刀刃比背刀伸长( )。

A.4mm
B.5mm
C.6mm
D.7mm

Q10:将清洗好的( )放入刮墨刀片与背刀条,刮墨刀片与背刀条应安装到位。

A.刀架
B刀条
C刀版
D刀线

Q11:刮墨刀片应伸出背刀条( ),放入夹层固定位置夹紧,由中间向两边锁紧螺丝。

A.1mm
B.2mm
C.3mm
D.4mm

Q12:刮墨刀安装完成后应检查( )是否残缺、是否有明显波浪刀,刀口变形情况。

A.刮墨刀口
B.刮墨刀条
C.刮墨刀背
D.刮墨刀槽

Q13:待使用的刮墨刀摆放至刀架,刀口应( ),应避免刀口损伤。

A.向下
B.向上
C.平放
D.直立

Q14:刮墨刀上机前应将色组刮墨刀气压调节至( ),应以较小气压调节刮墨刀平衡。

A.0.3kg
B.0.5kg
C.0.7kg
D.1kg

Q15:刮墨刀下压后与印版的角度应在( )之间,避免损伤印版。

A.30°— 45°
B.45°— 55°
C.20°— 35°
D.85°— 95°

Q16:刮墨刀压力调节应确保左右两端压力平衡,以较小气压调节至印版油墨刮干净,锁紧两端调节螺栓,色组刮墨刀气压增加至( )后检查印版干净即可。

A.0.5kg
B.1kg
C.1.5kg
D.2kg

Q17:刮墨刀上机安装应按( )进行区分,避免油墨串色。

A.顺序
B.编号
C.大小
D.色序

Q18:刮墨刀安装时刀片和背刀贴合无间隙,使刀锋平整;刀刃比背刀伸长( )mm;

A.30-40
B.40-50
C.50-60
D.60-70

Q19:分切位置以每个拼版分切中线为基准,分切偏差应( ),出现分切位置偏差,应及时调整纠偏;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Q20:19.分切过程中,应对每个拼版的分切尺寸进行检测,使用菲林尺检测横向尺寸符合光油标准要求,尺寸允差( ),超出偏差应及时停机调整上下刀。

A.<0.1mm
B.<0.2mm
C.<0.3mm
D.<0.4mm

Q21:20.分切尺寸检测每次新开机应检查( )次,尺寸检测应覆盖每个拼版。

A.1
B.2
C.3
D.4

Q22:分条机每卷纸定位准确,卷与卷之间横向误差( <1mm ),轴头与卷芯应锁紧,不能出现松动、跑偏。

A.<0.5mm
B.<0.7mm
C.<1.0mm
D.<1.2mm

Q23:设备进纸时调整进纸纠偏及( ),保障分切产品横向位置居中。

A.套准电眼
B.限位开关
C.定位光标
D.裁切参数

Q24:刮墨刀不需要专色专用,清洗干净就不影响使用

Q25:在高度和进刀尺寸未调节好时严禁放下刮墨刀,避免下刀时磕伤印版,损伤气缸,可根据不同油墨特性进行尺寸微调

Q26:调整刮墨刀时压印辊不离压时不要抬起刀头,不要用尖锐的金属物触碰刀锋和印版,否则会引起油墨飞溅、刀刃缺口、印版损伤

Q27:出现纠偏调整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可以不停机对上下刀位置进行调整

Q28:分切机生产中从左至右逐一进行裁切质量检查,裁切位置居中,分切断面无毛边,无粘连,无弧形;产品表面无擦花及压印现象。

问卷网
凹印作业指导标准测试
关于
1年前
更新
1
频次
28
题目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