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以下为第17周的金句分享,请选出3名你喜欢的金句分享者吧!
1、黄福金(装卸主管)分享时间:2020.07.20分享主题: 顾客满意与质量的竞争分享内容:今天阅读顾客满意与质量竞争,其文章首先谈到企业是一个利益组织,经营的根本目的是利润,为了利润,就要让客户满意,客户满意性价比好客户才会买单,客户不满意质量不符合客户基本要求,客户肯定不会买单,产品卖不出去,利润就无从谈起。客户买单,产品质量基础,质量达不到要求,客户用不了,一锤子买卖不可持续。口碑、价格、交付时间、售后服务同样非常重要,好的口碑相当于免费广告,通过口口相传取得客户信赖,另外同等品质情况下,客户会考虑用最优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产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此公司即要做好质量还需做好服务以满足或超出客户预期方可长期占有市场赚取合理利润。
2、张广良(叉车班长)分享时间:2020.07.20分享主题:顾客满意与质量的竞争分享内容:阅读了今日的《顾客满意与质量的竞争》“国家强,则质量必须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好字当头,质量第一”。对于企业同理,质量更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经营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现今,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能用”到“好用”,甚至到“完美”,这要求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而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从早期广铜生产客户需求普通材质,到后面格力要求的高速机材及威奇高速机材,甚至精达里亚等高端材质等等,这是广铜人共同努力才铸造了高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销售量才能创新高!
3、刘俊松(电气工段长)分享时间:2020.07.21分享主题:走进博世未来工厂分享内容:走进博世未来工厂,它的关键要素在于人员、机器和数据,通过智能软件将这三者进行无缝连接、协同合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机器将被赋予学习和预估能力,从而将操作员从耗时耗力的工作中解决放出来,让操作员每天工作更轻松,这个是作为一个设备管理人员现在和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针对我们目前工厂的现状,我们需要增强与机器建立好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TPM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让设备在异常发生之前进行保养工作,减少故障停机带来的损失。
4、何灿辉(机修班长)分享时间:2020.07.21分享主题:走进博世未来工厂分享内容:看完该文章觉得未来的自动化生产是前卫的,智能机器将步入各领域/生产制造/互联物流/人类生活,在先进精堪技术的背后有多少次的试验多少次的经验成果,但高深的技术的确方便与简易各种所需。就设备来说在智能软件作用下数据传输就轻易清楚知道设备的状况温度/磨损/异常警报/保养提示等等……就CR轧机加装的在线监测各站轴承状况,那需要传统的方式手摸/测温/震动刚性耳听呢,直接看传输过来的运行频普图就知道了。何运用好这智能技术都能在各设备机器重要部位上,加装上软硬结合的探测软件,将大大提升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保养,从而把故障停机降至最低甚至为0。加强/生产/维修/人机默契精密结合,将进前一大步!
5、刘海洋(铸机班长)分享时间:2020.07.22分享主题:车间管不好?看看日本人的方法分享内容:日本企业对于管理极制化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通过持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改善绩效。给工厂各个角落包括经理办公室安装安全灯,从而使发现质量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现实情况;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聚焦在工作分析上,设立五个逐级提升和改善的培训区,我觉得日本企业将培训中心设立在生产线上,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知行合一非常棒,感触颇多。相较而言我们有很多需要借鉴和学习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从而推动企业绩效提升。
6、易家秋(SCR大班长)分享时间:2020.07.22分享主题:车间管不好?看看日本人的方法分享内容:阅读这编文章,体会最深的是,他们是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能够根据品质的好坏来决定停机。从判断品质的好坏这个点来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一,员工个人素养高,有较强的责任心,真正的做到以公司为家的心态。二,员工的技术能力较强能够迅速正确的判断本岗位的品质好坏。只有自身素养,技能达到了才可以避免误判误操作。结合我们目前存的问题,员工技能不足,基本上每位人员不是主动的去判断好与坏,能不能这样做,而是忙于处理所发生的事情况,是一种被动状态。从这编文章中,可以看出员工正确的心态,熟练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方试,是品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
7、周芳龙( 炉区班长)分享时间:2020.07.23分享主题:激发全员改善的内生动力分享内容:通过阅读这篇文章结合目前公司改善推进的现状,先要解决员工的“三不干”,不愿干,不敢干和不会干。不愿干就是觉得我干再多和他人不干的没多大区别,还不如不去干。其实很多问题是我们的认识不够,目标不够明确,我们只知道改善就是清扫灰尘整理摆放物品,只做了表面工作,没有深入去理解,我们要积极鼓励调动大家的主动性,让每个人清楚只要付出必有收获,共同努力改善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大家(公司)好了,大家才能更好。
8、吴义新(铸机班长)分享时间:2020.07.23分享主题: 激发全员改善的内生动力分享内容: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当前在我们普遍员工中,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员工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想干;怕冒风险,担心踩红线,坚持中庸主义,工作无创新;不愿干,摆老资格,工作热情减弱,安于现状,不会干;有的员工面对艰巨任务,有畏难情绪,怕担责任,不敢干。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好“三个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有力;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才能一致。好的员工把敬业当做一种习惯,积极主动的态度,工作设定目标,全力以赴的去达成。
9、古旭华(生产运营部经理)分享时间:2020.07.24分享主题: 激发全员改善的内生动力分享内容:激发员工的改善内生动力,我想从两个点说明,第一 改善,改善是为追求更快、更好、更加简洁地达成工作目标,把事情或动作往好的方向修正或调整的过程 ; 这是我们所有人在工作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都想做好的一项事情,让自己快速,简洁,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第二个就是如何激发,支持员工做好改善,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对于员工的工作输出,取得的成绩,及时的认可,肯定,让其对自己有信心,有自豪感;员工主动做一件事,是有诸多顾及的,错误的部份,需正确的引导,不只是考核,扣钱,重点要协助分析错误的原因,后续改善的方向,干部也要敢于承担自己的管理责任;让其知道从错误中,能够让自己学习到东西,暴露问题,也是改善的开始,有得有失,并不可怕;工作中对员工的尊重,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马斯洛理论上,员工有了衣食住行需求,安全需求,尊重的需求,方可自我价值实现,员工是我们的下属,也是我们的合伙人,助手,必要的尊重信任,可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日本本土企业,车间主管站在车间门口,对每一位下班的员工,弯腰鞠躬,说声辛苦了,员工也同样鞠躬回复,我想这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也是他们的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原因吧。
10、江帆( CR工段长)分享时间:2020.07.24分享主题:激发全员改善的内生动力分享内容:我从日常中关注发现,员工不愿干主要员工是得不到帮助、得不到认可、这样干我很辛苦但是干的多与我无关、还有被动地接受指令而不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举个例子,原来一直要求要多关注乳液蒸干箱的情况,要大家多加乳液,加大乳液处理量,但是为什么到各个班组执行上就是打折扣呢,各级管理者从上到下也都总在要求可就是没效果。 后面通过改变方式,不再是一味地要求班组长要如何监督安排抽乳液,而是在班前会上一个一个班组耐心地和他们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多关注多次添加废乳液,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产生的效益是如何到大家身上体现,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监督执行后将提升的效益实实在在地算出来告诉大家。从 原来的一个空桶都难找,变成了经常有信息反馈出来厂内废乳液已处理完的状态。同样贴水铜的使用也是如此,给员工把账算明白,对企业的效益和对他个人的收益让他搞清楚,他自然而然会去改善,再也不是抱怨这个铜板使用了渣太多品质差不想用,而是去想办法怎么把渣更好地捞出来、想办法怎么在这种状况下更好地全方位提升品质。所以我们把员工不愿干的事情一件件地进行剖析,给他提供清晰地方向,再给他这么干的动力,不愿干就变成了抢着干!